服務熱線
400-115-2002
“私宅”從物理空間的豐富性,極度考驗設計師對于住宅表現力的把控。而空間所包含的人與自然、人與家人、人與自我的關系,也成為私宅設計的關鍵。指尖舍計創辦時提出“營造有愛、有溫度的美好家生活”,重點強調的是關系背后的愛和感知。
始于剪紙,行于設計
因父親是一個剪紙愛好者,一張紙,一把剪刀在父親的操作下,就能變出各種動物,各種花,很多畫面父親都能編出來,因為父親的愛好,在心里埋下了藝術的種子,讓其對色彩、形狀有著自己的理解。高中時,父親也支持她在美術領域突圍一下,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美術藝術生,大學選擇了室內設計專業,畢業之后,也曾選擇成為一名美術老師,也正是這個過程,堅定了成為室內設計師的想法,比起安逸現狀的老師,設計師更具挑戰。
入職上海閔行開啟設計師的工作,后因家庭的原因,回到淄博,進入當地比較大的裝飾公司,兢兢業業十五年。2019年,順從市場,順從內心的堅持,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完成了從設計師到老板的轉變。
不忘初心,精益求精
感恩之前公司的文化,讓自己一直有機會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對設計的理解也不一樣。創業之前,考慮更多的是業績、考核、KPI,創業的初衷,想更純粹的聚焦在設計,聚焦在作品,但是創業初期,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很想證明自己,很想證明工作室能行,起步很猛,很猛之后帶來的是超快節奏的工作節奏,冷靜之后,這種快節奏和自己創業的初衷是相悖的,及時調整,尊重內心。
節奏放慢后,自己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設計的東西,包括項目的落地,把每一套作品做精做細,所有的作品跟業主的溝通更徹底更到位,在一些施工節點上,配合的更好,讓作品真正滿足居住者對品質生活的要求。久而久之,打造自己的口碑。
在業內塑造自己的名片,意味著你的要求更高,難度更大,細節更細,牽扯的精力更多,同時,在某個階段,收入會隨著單子減少而降低,彷徨過、焦慮過,但是彷徨焦慮之后,是精益求精下對待設計更純粹的心態,是勇氣可嘉后的沉淀,是堅持過后被認可的喜悅。
感受生活 品質追求
家是我們情感活動的載體,傳遞豐富的信息,影響我們的日常行為,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以精湛的設計理念和方式著力塑造空間,融合居者對生活的熱情和渴望,讓空間升華為家。把每一套作品都精益求精,做到極致,就是我們工作室的目標。忽略的每一個細節,將可能成為項目成功的關鍵,這些細節,是工地摸爬滾打的經驗,收口、襯底、以及材質的搭配等細節,都能讓我們聚焦在設計本身,任何細節都不是我們將就的借口。
從業的20年里,花了大量的時間出去旅游和學習,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參觀學習各種各樣的建筑,把看到的、學到的、感受到的投入到設計里。好的設計師應該對生活有更高的追求,利用自己的專業,為消費者把生活品質提高到更高的層次上,符合業主對生活空間的要求,讓業主體會到生活的愜意,打造有靈魂的房子。
積累沉淀,持續賦能
當今的中國已經是非常強大的國家,40年的改革開放加上現在互聯網經濟的高速發展,讓原本區域化的市場不復存在,從近幾年的供應鏈市場可以看出,設計與還原的轉化越來越高。作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應該懂得生活、并熱愛生活,能夠很好的同理共情居住者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方式,以此為基礎才能賦予專業領域的沉淀和積累,讓設計來優化和提升居者空間的品質與體驗感。作為“健康住宅體系”的踐行者,對于住宅藝術美學、健康系統、互動場景等都有著極高的包容度。因此未來的趨勢就是在不斷實現讓每一個空間是一種生活方式之下的氣質美學,以家庭生活為載體,展開美學思考的同時,贏得美好家生活的健康體驗。
體驗、學習和覺察感知生活中的點滴,讓自己始終保持愉悅,這需要足夠的內驅力和強大的內心,這份愉悅和對生活的熱愛也是能夠傳遞和賦能靈感的。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